政策法规
重磅!海南月亮湾北部控规出炉,自贸港重大项目战略承载地!规划27平方公里!
发布时间:2021-05-24 09:10:00 点击量:498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还不到1个月时间,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又已经在文昌国际航天城整装待发。近年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恢弘蓝图下,依托“海澄文定”一体化综合经济圈战略定位,文昌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一季度GDP增长15.5%。2021年文昌以国际航天城起步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包括月亮湾片区、航天发射场配套区在内的“三大门户、九大片区、九大产业园”建设。

 日前,文昌月亮湾北部起步区控规出炉,规划范围面积达27.7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总量为1382.62公顷,非建设用地1393.71公顷。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195.86公顷(约2938亩),含现状已建在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产业配套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占建设用地总量14.2%。规划区规划布局中小学用地3处,用地面积共计7.72公顷,包括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两处小学,主要为规划区提供基础教育服务。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发展定位为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文昌航天+产业发展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战略承载地。重点发展旅游消费、教育培训、康养休闲、主题游乐四大产业板块。规划形成“一带两廊、一心五组团”空间结构:一带两廊(生态结构):指海湾带及两条横向景观渗透通廊,分北、中、南三个板块。

一心五组团(功能组团):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与主题公园融合的五个功能组团(主题公园组团、滨海旅游度假组团、科研教育培训组团、康疗养组团、白土美丽乡村组团)。

《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控规》简介

一、编制目的

为衔接落实《文昌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以下简称“多规合一”)对月亮湾北部起步区的发展定位和空间发展要求,结合自由贸易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积极响应海南产业转型要求,更好地指导下一步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文昌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划定的月亮湾开发边界,月亮湾北部起步区规划范围面积27.76平方公里。

三、内容构成

包含约束性控制和实施性控制2个层面技术成果。

 约束性控制层面:确定总体空间结构和布局形式并划分控制单元,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管控单元发展定位、用地及建设规模和需要刚性管控的重要地类布局。本规划在经法定机关审批后,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维护和调整不得突破约束性控制层面确定的刚性管控内容。实施性控制层面:在具体地块层面制定控制指标,包括各地块在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退线等方面具体要求。本规划经法定机关审批后,在不突破约束性控制层面所确定的刚性内容前提下,可对实施性层面控制内容进行更新与调整。

四、发展定位

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发展定位为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文昌航天+产业发展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战略承载地。重点发展旅游消费、教育培训、康养休闲、主题游乐四大产业板块。

五、空间结构

形成“一带两廊、一心五组团”总体空间结构。

一带两廊(生态结构):一湾指海湾带、两廊指两条横向景观渗透通廊,分北、中、南三空间板块。

一心五组团(功能组团):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与主题公园融合的五个功能组团。五组团指主题公园组团、滨海旅游度假组团、科研教育培训组团、康疗养组团、白土美丽乡村组团。

六、用地布局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总量为1382.62公顷(与多规合一建设用地一致)。非建设用地1393.71公顷。本次规划采用“双用地图”管控模式,设置刚性管控用地规划图和功能引导用地规划图以对应表达约束性控制和实施性控制两个层面的控制内容。根据约束性控制内容,月亮湾规划建设用地中包括居住功能用地195.8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17%;核心服务用地293.7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1.25%;公用设施用地7.17公顷;核心道路交通设施用地15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0.99%;其他发展用地733.81公顷(含留白用地337.8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53.07%。根据实施性控制内容,月亮湾建设用地中包括居住用地195.86公顷(含现状已建在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产业配套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4.1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27.8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9.25%;商业服务业用地285.9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0.68%;道路运输用地150.4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0.88%;公用设施用地7.1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0.52%;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277.4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0.07%战略留白用地337.8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4.44%。

七、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区在空间布局上形成“片区-组团”两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规划在中部滨海旅游度假组团布局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综合性或专类服务;在其他组团布局4个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各组团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规划区规划布局1处机关团体/商业混合用地,用地面积共计3.5公顷。规划区规划布局中小学用地3处,用地面积共计7.72公顷,包括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两处小学,主要为规划区提供基础教育服务。规划区规划布局1处医院用地,用地面积共计2.02公顷,为规划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区规划布局1处文化设施/体育混合用地,用地面积共3.08公顷,提供片区级文化体育服务。

八、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区构建旅游公路(包含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和滨海旅游快速干道)、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组成的四级道路体系。采用方格网+自由式的组合路网结构,形成“八横六纵一环”干路网系统。道路总长73公里,道路网密度为5.2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为137.2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9.93%。

 主要图纸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还不到1个月时间,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又已经在文昌国际航天城整装待发。

近年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恢弘蓝图下,依托“海澄文定”一体化综合经济圈战略定位,文昌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一季度GDP增长15.5%。2021年文昌以国际航天城起步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包括月亮湾片区、航天发射场配套区在内的“三大门户、九大片区、九大产业园”建设。

 日前,文昌月亮湾北部起步区控规出炉,规划范围面积达27.7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总量为1382.62公顷,非建设用地1393.71公顷。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195.86公顷(约2938亩),含现状已建在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产业配套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占建设用地总量14.2%。规划区规划布局中小学用地3处,用地面积共计7.72公顷,包括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两处小学,主要为规划区提供基础教育服务。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发展定位为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文昌航天+产业发展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战略承载地。重点发展旅游消费、教育培训、康养休闲、主题游乐四大产业板块。

规划形成“一带两廊、一心五组团”空间结构:

一带两廊(生态结构):指海湾带及两条横向景观渗透通廊,分北、中、南三个板块。

一心五组团(功能组团):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与主题公园融合的五个功能组团(主题公园组团、滨海旅游度假组团、科研教育培训组团、康疗养组团、白土美丽乡村组团)。

《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控规》简介

一、编制目的

为衔接落实《文昌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以下简称“多规合一”)对月亮湾北部起步区的发展定位和空间发展要求,结合自由贸易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积极响应海南产业转型要求,更好地指导下一步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文昌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划定的月亮湾开发边界,月亮湾北部起步区规划范围面积27.76平方公里。

三、内容构成

包含约束性控制和实施性控制2个层面技术成果。

 约束性控制层面:确定总体空间结构和布局形式并划分控制单元,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管控单元发展定位、用地及建设规模和需要刚性管控的重要地类布局。本规划在经法定机关审批后,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维护和调整不得突破约束性控制层面确定的刚性管控内容。实施性控制层面:在具体地块层面制定控制指标,包括各地块在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退线等方面具体要求。本规划经法定机关审批后,在不突破约束性控制层面所确定的刚性内容前提下,可对实施性层面控制内容进行更新与调整。

四、发展定位

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发展定位为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文昌航天+产业发展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战略承载地。重点发展旅游消费、教育培训、康养休闲、主题游乐四大产业板块。

五、空间结构

形成“一带两廊、一心五组团”总体空间结构。

一带两廊(生态结构):一湾指海湾带、两廊指两条横向景观渗透通廊,分北、中、南三空间板块。

一心五组团(功能组团):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与主题公园融合的五个功能组团。五组团指主题公园组团、滨海旅游度假组团、科研教育培训组团、康疗养组团、白土美丽乡村组团。

六、用地布局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总量为1382.62公顷(与多规合一建设用地一致)。非建设用地1393.71公顷。本次规划采用“双用地图”管控模式,设置刚性管控用地规划图和功能引导用地规划图以对应表达约束性控制和实施性控制两个层面的控制内容。根据约束性控制内容,月亮湾规划建设用地中包括居住功能用地195.8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17%;核心服务用地293.7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1.25%;公用设施用地7.17公顷;核心道路交通设施用地15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0.99%;其他发展用地733.81公顷(含留白用地337.8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53.07%。

 根据实施性控制内容,月亮湾建设用地中包括居住用地195.86公顷(含现状已建在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产业配套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4.1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27.8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9.25%;商业服务业用地285.9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0.68%;道路运输用地150.4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0.88%;公用设施用地7.1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0.52%;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277.4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0.07%战略留白用地337.8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4.44%。

七、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区在空间布局上形成“片区-组团”两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规划在中部滨海旅游度假组团布局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综合性或专类服务;在其他组团布局4个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各组团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

规划区规划布局1处机关团体/商业混合用地,用地面积共计3.5公顷。

规划区规划布局中小学用地3处,用地面积共计7.72公顷,包括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两处小学,主要为规划区提供基础教育服务。

规划区规划布局1处医院用地,用地面积共计2.02公顷,为规划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规划区规划布局1处文化设施/体育混合用地,用地面积共3.08公顷,提供片区级文化体育服务。

八、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区构建旅游公路(包含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和滨海旅游快速干道)、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组成的四级道路体系。采用方格网+自由式的组合路网结构,形成“八横六纵一环”干路网系统。道路总长73公里,道路网密度为5.2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为137.2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9.93%。


资料来源:海南楼市在线

打印 】 【 关闭
关于海居 | 商务合作 | 诚征英才 | 法律声明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服务中心 | 联盟团队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2012-2015  HAIJUWANG.COM  海居网  版权所有 琼ICP备13002279号-1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007-9903 周一至周日 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