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快讯
新规划:2025年前,海南自贸港口岸这么建
发布时间:2021-12-20 08:47:20 点击量:275
近日,海南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提出水运口岸建设规划、航空口岸建设规划、跨境电商物流和邮件快件监管中心建设规划3项重点任务,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要求,全面规划对外开放口岸和“二线口岸”功能建设内容,加快推动口岸设施在2023年年底前具备封关的硬件条件,并不断提升口岸整体建设和监管水平。
口岸基本情况
水运口岸:
 洋浦港口岸
 海口港口岸(秀英港区、马村港区)
 三亚港口岸(三亚港区、南山港区、莺歌海港区、清水湾港区)
 八所港口岸
 清澜港口岸
 新海港口岸
 南港口岸

航空口岸:
 海口美兰机场口岸
 三亚凤凰机场口岸
 琼海博鳌机场口岸


洋浦港:对外开放口岸/二线口岸
规划定位:
 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支点和中国面向印太两洋的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海南自贸港集装箱枢纽港;
 全国沿海国际枢纽港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海南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的重要支撑;
 海南服务全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全面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资源;
 海南西部大型临港工业的重要依托。

规划方向:
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成为集合集装箱中转运输,大宗能源、原材料和产成品储运、交易服务为一体并具有保税、加工、商贸、旅游等多种功能,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规划目标:

预计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3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500万TEU。外贸货物吞吐量预计约7150万吨(占总吞吐量的55%),内贸货物约5850万吨(占总吞吐量的45%);按内贸货物进、出岛各占一半计算,离岛至内地货物吞吐量预计约2925万吨


海口港(秀英港区、马村港区):对外开放口岸/二线口岸
规划定位:
 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推进“海澄文定”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临港产业布局发展的重要支撑;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资源;
 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之一和海南中国特色自贸港重要对外窗口。

规划方向:
发展成为以陆岛客货滚装、邮轮旅游客运、集装箱和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新式跨海客运、石油化工品运输、南海油气勘探生产服务、救援应急保障功能的综合性枢纽港。

规划目标:
秀英港区:预计到2025年,总货物吞吐量5930万吨,轮渡的离岛旅客吞吐量约为193万人次。外贸货物吞吐量预计约118.6吨(占总吞吐量的2%),内贸货物吞吐量预计约5811.4万吨(占总吞吐量的98%);按内贸货物进、出岛各占一半计算,离岛至内地货物吞吐量预计约2905.7万吨。
马村港区:十四五”期间完成三期建设、开工建设四期工程,预计2025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达到2200万吨,内贸货物吞吐量4110万吨,按内贸货物进、出岛各占一半计算,离岛到内地货物吞吐量达到2055万吨。


三亚港(三亚港区、南山港区、莺歌海港区、清水湾港区):对外开放口岸/二线口岸
规划定位:
 海南省地区性重要港口,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支撑;
 国家深海科考实验研究岸基保障平台;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之一。

规划方向:
重点打造国际邮轮母港、游艇示范基地和深海科考船舶基地,兼顾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和机场航空用油等提供运输服务,以旅游客运和深海科考船基地为鲜明特色的港口。

规划目标:
三亚港区:预计到2025年,三亚凤凰岛邮轮港旅客吞吐量约为20万人次。三亚鸿洲游艇会码头旅客吞吐量约为2000人次。
南山港区:预计到2025年,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00万吨,内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约325万吨。按内贸货物进、出岛各占一半计算,离岛至内地货物吞吐量预计约163万吨。
莺歌海港区:预计到2025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达到120万吨,内贸货物达到168万吨,按内贸货物进、出岛各占一半计算,离岛至内地货物吞吐量预计约84万吨。
清水湾港区:预计到2025年,游艇码头进出境及离岛到内地的游艇约300艘次,旅客吞吐量将达3000余人次。


打印 】 【 关闭
关于海居 | 商务合作 | 诚征英才 | 法律声明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服务中心 | 联盟团队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2012-2015  HAIJUWANG.COM  海居网  版权所有 琼ICP备13002279号-1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007-9903 周一至周日 9:00~20:00